最新素材
广告素材
海报素材
展板素材
展架素材
宣传单页
画册素材
手抄报模板
邀请函模板
电商素材
电商主图
电商首页
详情页素材
活动页素材
Banner素材
移动端素材
元素素材
漂浮元素
装饰元素
边框元素
卡通元素
图标元素
艺术字元素
花边元素
背景素材
简约背景
古风背景
风景背景
H5背景
电商背景
VIP
登陆
注册
刘备亲率大军伐吴,为何大败而归?诸葛亮道破玄机:原是少了此人
发布于 2022-01-29 17:03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建安二十四年,即公无219年,是关羽最辉煌的一年,也是他最凄惨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他被拜为前将军,假节钺,得以全权负责荆州事务;在这一年里,他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从而威震华夏。也是在这一年里,他惨遭大败且后方被袭,无路可退,无城可守,终被擒杀。在关羽战死两年后,与他恩若兄弟的刘备,出兵伐吴,誓要为关羽报仇。这一战像襄樊之战一样,前期顺利无比,后期却出现了战局扭转——刘备大败而归。那么刘备最终为什么会失败呢?
《三国志》记载,刘备想要伐吴的时候,孙权曾遣使求和,却没有得到刘备的同意。这一场战场打响之后,吴军也一直处于下风。可是到了次年,情况则发生了扭转,“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xiāo)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意思是说,陆逊(陆逊原名陆议)在猇亭击败刘备之后,损兵折将的刘备选择了退兵,而且直接回到了后来他病逝的永安。由此可见,刘备败的有多惨。那么,他兵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他的军师诸葛亮,早早的就看透了一切,并用一句话,道破了玄机,即“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句话如果只理解表面意思,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只是无力劝阻,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前后事件分析,便会意识到,这句话不仅是诸葛亮的无奈叹息,而是他所认为,刘备失败的两个原因。
一、伐吴时机不正确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一向支持孙刘联盟,是坚决反对伐吴的。但这其实仅是后人的主观臆断罢了,任何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记载,诸葛亮曾反对此事。小编认为,诸葛亮不但不反对,还非常支持此事,毕竟自从关羽失荆州以来,他从汉中和荆州分兵伐魏的构想,便已经化为了泡影,素有吞魏之志,想要北定中原的诸葛亮,又怎会甘心的放弃呢?只不过,他一向求稳,在发动战争之前,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并不建议突然发动战争。
毕竟公元221年,距离汉中之战的结束,还不到两年的时间,期间又有刘备称汉中王,和建立蜀汉称帝两件大事,民心尚且不稳,士卒也经历了连年征战,这个时候向东吴宣战,并不是一个明确的选择。可是诸葛亮无力劝阻刘备,只能叹息“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此言不是诸葛亮反对伐吴的表现,只是他反对在当时伐吴罢了。
二、缺少法正的谋略
其实在称帝之后,立刻伐吴,虽说不稳妥,最初的时候,影响倒不是太大,毕竟从战争之初,刘备便是占上风的,他的败自陆逊设计火烧连营始。古人云,术业有专攻,虽然刘备戎马一生,且擅长统筹大局,但是运筹帷幄,与谋士勾心斗角,并不是他精通的。彼时,若他有一个强有力的谋士在,可能陆逊的计谋,便无法得逞了,而诸葛亮认为,能够助刘备识破陆逊之计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法正。毕竟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相当于曹魏的程昱、郭嘉,计斩夏侯渊一事,就是他能力的展现。所以诸葛亮才会感叹“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而这一点,则是刘备兵败的主要原因。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在诸葛亮看来,刘备之所以败于夷陵,仅仅是因为法正不在了,他认为如果法正还活着,能够随刘备出兵伐吴,必然不会使刘备大败而归。经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诸葛亮的看法,是正确的,刘备最终惨败而归,不过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法孝直而已。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
1、刘备麾下猛将如云,到底谁来守荆州,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大家说说
2、
同样面对三位悍将挑战,张飞轻松战胜了,为什么吕布却狼狈而逃?
3、周仓是关羽最忠心的部将,关羽麦城突围,为什么不带上周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
辣的诸葛烤鱼
2016吴亦凡头像大全
吴世勋帅气高清头像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