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如何突破瓶颈期,汤老师复习建议!

发布于 2021-07-19 16:21

(一)汤老师:数学复习建议

/1.以前会做的题不会做了,怎么办?这个情况很正常,原因是基础阶段的复习只是粗略地复习了一遍知识点,还未完全理解到位,容易遗忘。解决办法是,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有了体系,就不容易忘记。其次,遇到知识点遗忘了,要马上去温习,绝不能往后拖。

/2.能不能挑着做《接力题典1800》的题目?不能!原因之一是只有全部、认真做完,才能把基础打扎实了。原因之二是可能会考到原题,如果挑着做,就有漏掉的可能。

/4.暑期才启动数学复习,怎么办?时间很紧,不能再按部就班的复习了,要抓主要矛盾。试卷上的基础题目占分最多,所以复习要抓基础,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课程的原理和方法吸收掉,然后选取经典的基础题目去做。同时要跟上强化。

/5.《接力题典1800》的强化篇题目做起来很吃力,怎么办?这属正常情况,因为:

  • 首先,题目本身的难度增加了。

(二)数学复习的2个瓶颈期如何破?

在考研复习中,我们常常会觉得到了某个阶段后,依然努力看书做题却看不到进步,做题也总是在一个水准上徘徊不前。以数学这门课为例,这样的瓶颈期一般有两个(其他科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也有类似的瓶颈,可以采用以下类似的策略)。

第一个瓶颈期

数学的第一个瓶颈期出现在真题110-120分的水准。在此阶段,考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实考能力,对大部分真题难度的题目有思路,可以解答出大多步骤。但就整套试卷来看,计算失误与概念小题丢分多,考后复盘懊悔不已:“我竟然这也算错了”“这里我明明知道的”。奇怪的是,下回再做,还是会在计算和概念上丢这些分。

/1.结合教辅与笔记要点回顾整个知识体系;

/2.整理自己的错题,分析错因,收集归纳客观题各类反例;

/3.做一些新题巩固效果。

三管齐下,第一个瓶颈必可顺利突破。

第二个瓶颈期

突破110-120这个瓶颈后,再练习归纳一段时间后,会达到130左右的水准。多出的这10多分,就是知识脉络更清晰,从而计算丢分更少,概念题更有把握得分。此时有些考生通过“模拟—归纳—总结”可以继续进步,达到135+的水准,而更多考生会停在130左右这一水准上,很难再进一步。这就是数学的第二个瓶颈期。

何为切换视角?复习时,考生本是接招的一方。老师讲课,我们听;老师出题,我们做。如果想在130左右的水准上更进一步,可将自己切换到对方的视角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具体做法是:

通过这样两个视角切换,可以“看透迷雾,料敌于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

补充说明

有的考生可能会问,“我数学在60-70分水准就是瓶颈期了,怎么破?”如果在这个水准上,并不是瓶颈期,而是基础还没掌握全,熟练度还不够,还需要继续努力看书做题。只要有行动,认真的复习下去,总能一步步追上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