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阿富汗女性还会再穿上蒙面罩袍吗?

发布于 2021-09-19 18:58

阿富汗喀布尔市示威游行的妇女与塔利班爆发冲突

塔利班最近的表现,显然要比二十年前识时务,毕竟时移世易,塔利班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美国,而是执政难题,它迫切需要得到国内外的支持。

相比二十多年前,再次上台的塔利班,明显在妇女权益和个人财产等方面,也改变了调子,承诺保护这些方面的人权。塔利班真的变了吗?阿富汗女性再也无需穿上蒙面罩袍了吗?

有人猜测,塔利班内部也有温和与激进的区别;也有人猜测,塔利班是在战术性妥协,等待以后权力稳固,再恢复塔利班的社会理想;还有人认为,塔利班是真的要建立不一样的统治模式。但无论如何, 这些猜测都缺少实质的证据。

还有更大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来自乡村地区的塔利班成员,真能接受这种他们一直在拒绝的改变吗?

身着罩袍的阿富汗女性

塔利班重新占领喀布尔之后,阿富汗女性的蒙面罩袍一夜之间也成为世界的“焦点”。

此次上台后,塔利班关于女性权益的公开承诺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改变,包括尊重女性权利,允许女性接受教育并进行工作,以及在政府中提供女性职位。但女性上课需要与男性分开;有职场女性被禁止工作;公开的临时政府官员名单中没有女性。

与城市妇女一定程度上获得“进步待遇”不同,在阿富汗70%人口生活的农村,那里的女性始终生活在贫穷、传统而保守的环境中。连年的战火让她们饱受颠沛流离,饥饿死亡之苦。横亘在她们面前的,是更为紧迫的生存问题。

9月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穿着罩袍的女性

塔利班:在伊斯兰教法范围内保障女性权利

近期,一张阿富汗女性集体手拿阿富汗旗帜,身着覆盖全身罩袍,甚至遮住眼睛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支持塔利班性别政策的女性在喀布尔一所大学内演讲,随后游行。虽然塔利班相较上次执政摆出了相对温和的姿态,但实际的政策如何还不明晰。

11日阿富汗女性身着黑袍演讲游行的照片,在推特上引起热议

镜头下的这些阿富汗女性,手拿塔利班白色旗帜,身着黑色手套和罩袍,部分女性甚至遮住了眼睛。大学会议大厅的讲台两边,悬挂着巨大的塔利班旗帜。

塔利班执政后,阿富汗境内出现反对塔利班女性政策的游行。

“我们反对那些在大街上抗议的女性,她们声称自己是女性的代表,”第一位发言者穿着从头到的罩袍说。“喜欢上届政府是自由吗?”不,这不是自由。上届政府滥用女性。他们只靠美貌招募女性。”

一名名叫莎芭娜·奥马里(Shabana Omari)的学生告诉人们,她同意塔利班的政策,即妇女应该戴上头巾。“那些不戴头巾的人正在伤害我们所有人......头巾不是个人的东西。”

另一位发言人索迈亚(Somaiya)说,自从塔利班卷土回归,历史已经改变。“在这之后,我们将看不到‘bihijabi’(不戴头巾的人)。在这之后,女性将是安全的。我们正全力支持我们的政府。”

学校会议大厅的演讲结束后,妇女们在外面的街道上排着有组织的队伍走了很短的一段距离,她们手持印有标语的横幅,两侧是携带步枪和机枪的塔利班士兵。

针对这张照片,推特网民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有人认为,这场游行是塔利班的“政治宣传”,“命令”阿富汗女性这么做。

但也有人表示,西方过去20年间,一直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加于阿富汗人头上。西方撤去后,他们又回归之前。西方人要管好自己的事。

塔利班在1996年至2001年的执政期间,阿富汗妇女的权利被大幅削弱。但自从上个月重新掌权以来,塔利班称将实施一种“不那么极端”的统治。

这张照片还被人“PS”(修改)了。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会议大厅内的一名女性“露脸”后为男性。但《今日印度》核查后发现,这是一张不折不扣的假照片。

塔利班将允许女性入学,但不能和男性一起

这一政策,与阿富汗前政府时期对比鲜明。当时,阿富汗女学生可以不必遵守伊斯兰着装规定,还可以与男性一同学习。

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22天之后,阿富汗的私立大学复课。在社交媒体放出的照片里,身着罩袍、戴头巾,但面目无遮挡的女生与男生仍在同一教室上课,中间由布帘隔开。

喀布尔阿维森纳大学(Avicenna University)大学教室上课场景

但事实上20年前,执政的塔利班称由于教育设施没有为男女分校、分班做好准备,禁止阿富汗女性接受教育。

而这次,在刚进入喀布尔时,塔利班发言人苏海尔·沙欣就公开承诺称,塔利班将尊重妇女的权利,允许她们接受教育。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强调,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将允许女性工作和学习,并享有伊斯兰教原则范围内的所有权利。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

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接受法国BFMTV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临时政府“只是一个开始”,“在遵守伊斯兰教法的前提下,我们将为一些女性提供职位”,“女性也可以成为政府的一部分,这将是第二阶段任务。”

但就在前一天,塔利班另一位发言人哈希米回应阿富汗TOLO新闻采访时说,女性的本份就是生育,把伊斯兰教的伦理教给子女,而不是参与政治。妇女不能当部长,“这就像把女性无法承受的重担放到她们肩上一样。”

9月2日,塔利班官员抵达阿富汗喀布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工作方面,塔利班刚进入喀布尔时就公开承诺允许女性独自离家出门,并参加工作。但后来,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又称,为了女性的安全着想,目前她们应该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塔利班武装人员没有学会“如何与女性相处”。

塔利班的行为也表现出了两种矛盾的立场。

塔利班至少禁止了两名女记者在阿富汗电视台工作,理由是“政权已经改变”,她应该回家去。在此前执政时期,塔利班基本禁止女性工作,仅允许女性从事护士等医护工作。

没有离开的女议员:不会轻易相信塔利班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在塔利班掌权之前,阿富汗妇女识字率也极低。但是,有妇女参与了阿富汗社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1970年代,议会至少有3名女议员。但在塔利班统治期间,只有3%的女孩接受某种形式的小学教育,只有5%的妇女会读书写字。未满18岁的女孩中有54%已结婚。

2001年,阿富汗难民一家人

9月以来,阿富汗各大城市已有数批阿富汗女性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获得工作、受教育、参政议政等权利,规模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抗议人群大部分都遭到塔利班的驱散。在此过程中,有塔利班成员使用催泪弹并使用枪托、鞭子或棍棒殴打妇女,甚至在现场的阿富汗记者也遭到殴打和扣押。

9月8日,阿富汗妇女游行示威,抗议塔利班宣布成立的临时政府中没有女性

阿富汗农村妇女:当你杀害我们,这就不是 “女权”

罩袍(burqa)的出现比塔利班早了几个世纪,在塔利班统治地区,女性的保守着装得到了大部分群众的拥护。即使没有塔利班统治,基于社会传统,阿富汗妇女也不会与无关的男人说话。

这种从头到脚把人裹得严严实实、被称为“布卡”的传统服饰,再次成为人们观察阿富汗女性地位的一个标志。最近经常看到微信群里有人感慨:看看阿富汗的惨状,想想阿富汗的妇女,就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1996年,塔利班第一次掌权的五年间,给阿富汗人民和全世界都留下了“恐怖”的记忆:妇女权利被全面剥夺,妇女外出时要穿罩袍,没有男性亲属陪同不能外出,不能工作和接受教育。违者将受鞭刑,甚至被打死。同时,男性可以随意殴打女性,通奸者要用石头砸死。而且,被强奸的妇女也常被视为“通奸者”。种种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严苛“教规”,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喀布尔上周还连续两天有数十位妇女示威,带着花束和横幅前往总统府,要求享有男女平等乃至参政权利,结果塔利班用弹匣、电枪击打妇女,有多人受伤流血。从电视画面上看,她们都没有穿罩袍。

喀布尔妇女权利游行遭暴力驱散,现场抗议的女性都没有穿罩袍

穿上罩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为什么让这些阿富汗女性如此反感?

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议长法齐娅·库菲写给女儿的信《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议长法齐娅·库菲,在写给女儿的信中,回忆了她第一次被迫穿上罩袍的感受。当时是1996年塔利班第一次占领喀布尔,她那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她说:

“在厚厚的蒙面长袍之下,我的呼吸喘息声变得很响,身子也越来越热,仿佛就要得幽闭恐惧症了。我甚至觉得自己就像被活埋——那块厚厚的尼龙布几乎要把我闷死。”

但不可否认的是蒙面罩袍下的真相,阿富汗妇女真实地生活状态,通过一些事实和数据,可以一窥究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指出,阿富汗约54%的女性在15岁至19岁之间结婚,是世界上早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87%的阿富汗妇女曾受到虐待。

“罩袍革命”

看到上面的这些事实和数据,你可能很难想象,阿富汗妇女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曾经脱下了罩袍,而她们自身解放的这场拉锯战居然延续百年。

第一次掀起“罩袍革命”的,是1920年代的阿富汗国王阿曼努拉汗,他受到开明派老师的影响,希望效法土耳其和日本,实施现代化改革。他颁布新宪法,让所有的阿富汗女性和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他将童婚定义为犯罪,允许女性在外出时不穿罩袍。

第二次“罩袍革命”是在30年后,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穆罕默德·查希尔国王改革下,阿富汗迎来了“十年民主”时期。根据新宪法,国王变成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那样的象征性君主。

并且,阿富汗的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更深层次的情感和社会割裂。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喀布尔有“东方小巴黎”之称。喀布尔大街上的奢侈品店和现代建筑鳞次栉比,女性穿着时髦的西式服装,很少有人戴头巾,摇滚音乐流行于城市青年中;但与此同时阿富汗的农村依旧贫穷、传统而保守,相较起来,喀布尔更像是一个现代城市的孤岛。

1972年,喀布尔街头的女性

阿富汗农村和部落长期处于自治状态,历届政府一直没有能力对部落地区进行直接统治。美国从来没有成功控制过农村地区,连年的战争更没有给农村带来好处,反而让其陷入战火,以及被军阀和土匪轮番压榨的痛苦之中。美军的空袭逼得农村人民四处流亡,不断有人在空袭中丧生,而美军扶持的当地军阀则横征暴敛,挨家挨户强行征税。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家人,甚至有不少人选择加入塔利班。

阿富汗农村地区的妇女

而在一些农村妇女的眼中,塔利班的统治与军阀不同。“他们态度比较软。” 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桑金地区村庄妇女帕扎罗(Pazaro)说,“他们恭敬地与我们打交道。” 她们说在塔利班的统治下,没有了晚上突然闯门的陌生人,收获了久违的和平,是塔利班的接管让农村恢复了秩序。

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下顿饭在哪里

现在,放在阿富女性面前更直接的问题是,下一顿饭在哪里?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在塔利班接管喀布尔前,阿富汗就已约有1800万人依靠紧急援助来满足基本需求。目前约有超过一半的阿富汗五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超过三分之一的公民面临食物短缺。

9月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难民营地

阿富汗副特别代表兼人道主义协调员拉米兹·阿拉克巴罗夫说,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库存可能会在9月底耗尽。

那么,阿富汗的未来在哪里?阿富汗的未来掌握在阿富汗人自己手中。

阿富汗高等教育部官员表示,阿富汗境内公立大学将取消一些“与伊斯兰教和民族价值观相冲突”的科目,以便在未来吸纳海外阿富汗学术人才。有消息称,未来阿富汗教育体系将基于伊斯兰教法。


学者认为,一方面,塔利班的种种作为,确实在把阿富汗拽回传统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把现代科技传播到全国各地。

即便村民只能接触本国节目,也足以达到开阔眼界的目的。《阿富汗偶像》一类的真人秀,他们绝对前所未见。节目开始第一年,就有两名女性歌手进入了决赛。

其中,出身赫拉特的塞塔拉成了风云人物。决赛中,她不但没有佩戴头巾,而且载歌载舞。面对全国观众,塞塔拉扭腰摆臀,跳了一曲迪斯科。放在美国,她的表现只能算中规中矩,并无挑逗之意,但是,在阿富汗,如此举动却招来了死亡威胁。

转眼又过去了十年,随着塔利班的归来,阿富汗世俗化和宗教化的分裂与撕扯仍在继续。毕竟,两个平行世界的矛盾,才是阿富汗最深层次的矛盾。

这场“拔河”的结果,也将决定阿富汗女性会不会再次穿上蒙面罩袍。

华人天下




往期回顾

01

国际|怒了!不满美澳玩阴的,法国召回驻两国大使

02

热点|美国为何会“误判”中国?这才是深层次原因

03

出游|订单暴涨!中秋流行滑雪?热门景区TOP10出炉,有你要去的地方吗?

编辑:灵   鱼

责编:曾   静

孙丽芳

编审:燕   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