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失眠吗?神门助你睡好觉
发布于 2021-09-19 19:04


喜迎中秋佳节

每日一穴

2021-9-19 星期日
神门穴

神门
别名:兑冲、中都、兑骨、锐中。
穴名释义:
①神门。神,神明之谓;门,出入之口。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穴为神气出入之门,故名神门。
②兑冲。兑,八卦中的口也。冲,突也。兑冲名意指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向体表冲出。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心经体内经脉的强热水湿之气由本穴向外冲出,故名兑冲。兑骨名意与兑冲同,骨为水,喻意外出的强热之气中富含水湿。
③中都。中,内部也。都,都市也。中都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聚散。本穴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外输的强劲湿热之气,出体表经脉后气血物质由穴内向穴周扩散,如都市之物质聚散,故名中都穴。
④锐中。锐,尖细之物也。中,与外相对,内部也。锐中名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

“神门为手少阴心经原穴。心主神志,既可补益心气、镇静安神,又可泻心之火,开窍益智。善治心脏的实证。”
什么是原穴?
原穴的定义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五脏六腑的疾病可以通过十二个原穴进行治疗。原穴具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激发原气,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脏腑发生病变时,也可以通过原穴的表现出来的各种异常反应,来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盈亏的变化。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原输穴相配治疗本经疾病;原合穴相配,治疗脏腑间相关疾病等。
原穴歌诀:
“阳明大肠合谷强,胃经疼痛取冲阳,太阳小肠原腕骨,膀胱原穴京骨上,三焦阳池胆丘墟,肺觅太渊脾太白,心包疾发大陵治,肝原太冲按摩良,少阳心经神门在,肾寻太溪是良方,督脉无原求百会,任脉膻中乳中央。”
功效与主治
功效:宁心安神,清心调气。
主治:
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证,痴呆悲哭,目黄胁痛,喘逆上气,呕血,吐血,喉痹,失喑,掌中热;心绞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舌骨肌麻痹,扁桃体炎。
取穴与操作

快速取穴:
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直刺0.3-0.5寸;可灸。



治疗失眠

情志不畅心神不安,故睡卧不宁。针刺神门穴,能清心宁神,而获愈。
典型病例:
李某,男,29岁。半个月前工作紧张且精神创伤而突发失眠,日渐加重,服安眠镇静类药物仅能浅睡2-3小时,醒后头晕胁胀,自觉紧张,口咽干,近夜通宵不寐。
查:面目赤,倦容,唇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数。诊断:单纯性失眠症。治:取卧位,针刺神门穴,留针时有睡意,30分钟后起针。当夜未服药自然入睡,7小时醒后解乏,头晕消失。共针2次治愈,月后随访,睡眠正常。
治疗嗜眠
突然受惊,则心神无所依,故嗜睡、取神门透腕骨,一针二穴,表里相通,使心气通畅,神有所归,嗜眠乃愈。
典型病例:
李某某,男,47岁。初诊。多寐已半年,因受惊而致。此后除在劳动、行走外,稍息即睡,不喊不拉不醒。诊察:形体消瘦,神气呆滞,色晦无华,舌淡红,无苔,呼吸无异,脉沉微。针神门,卧针透腕骨穴,留针30分钟。共治5次愈。
治嬉笑不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有好处,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笑也是如此,如果不分场合总是无缘无故的笑,并且自己不能控制,那就是有病了,需要治疗。
《灵枢•本神第八》:“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笑不休”是心的实证,心五行属火,火生土,即土为火之子,依五输穴“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所以心经的实证就选刺心经的输土穴——神门。
典型病例:
周某某,男,70岁,因脑梗塞肢体活动不利入院。进修和实习大夫经常讲,给患者针灸时他经常控制不住的笑,常常被吓一跳。平常动不动就嬉笑不休。嘱停用所有的中西药和原来的针灸治疗,先治其笑,每日上午针刺双侧神门穴,留针1小时。一周后,病人再也不无故发笑了。乃停针神门,恢复治疗其脑梗塞。



治神志疾病

治神志疾病
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心神失常之疾病,必以神门为主穴治之。
典型病例1:
张某某,男,62岁。前来就诊。他人代诉:该患者于8岁时因受惊吓后即再没有说话,且连音都发不出,至诊已54年。现症:意识清楚,听觉略差,喑不能言。当即取双侧神门穴,针刺,留针40分钟。起针后患者恶寒发热,形同疟疾,须臾、豁然说出话来,发音清晰与常人同。
典型病例2:
耿某某,男,38岁。就诊,诊为癫症。代诉:患者数月前因与邻人发生争执,甚受委屈,发症。诊见患者神志痴呆,目不转睛,喃喃独语,语无伦次,脉弦滑。治:取神门透大陵穴,留针片刻,患者即嬉笑颜开,神志如故。患者唯恐日后再犯,再针2次,从此未犯。
常用
用
配
伍
1、配内关、大陵、心俞: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2、配大椎、丰隆:治癫、狂、痫症。
3、配血海、隔俞:治呕血,吐血,便血。
4、配合谷、风池:治喉痹。
5、配少海:治手臂挛。



现代研究:
针刺神门、阴郄穴可减慢心率。


日常保健:
按摩神门穴:
可用掐、揉、按方法进行刺激,力度适中,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每次3-5分钟,此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1、按压神门穴,就能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2、按压神门穴,防晕车。(肠胃功能弱的人易晕车,因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浊气上头导致的。)
3、刮拭神门穴,可缓解治疗焦虑、心神不宁。
4、按揉神门穴,可治疗失眠。
5、多按神门穴,可预防老年痴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