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还是“重构 | 2021年上半年艺术市场观察
发布于 2021-09-19 19:15
近日,中国拍卖协会发布2021年春拍12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国际知名艺术市场信息机构Artprice也发布了《2021上半年拍卖市场报告》,梳理了2021年上半年艺术市场的转型和发展态势。从各方数据来看, 2021年全球拍卖市场表现出恢复性增长行情,而占据市场支柱业务的板块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呈现出诸多“新旧交替”的迹象。综合来看,目前艺术市场存在两条并行的路线,一条是传统的,代表着艺术史的规范,包括博物馆、画廊、艺博会、双年展等一整条完整的评价、收藏及消费体系。第二条则是颠覆性的,象征了一个正在经历深度重组的世界,既有携席卷之势而来的NFT,也有平地一声雷便窜上天价的新星艺术家,为什么迈克·温克尔曼(Beeple)的加密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可以拍出6900万美元的天价?这位几乎不在主流艺术视野内的艺术家——没有画廊,没有展览,没有拍卖成交,却在Instagram上有数百万粉丝,并得到了全球顶级拍卖行佳士得的支持。显然,梳理“新”和“旧”艺术品市场的分野,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艺术市场的全新面貌。
进入调整期的冷思考
▲ 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4.14亿元成为全球古代书画第三高价
▲ 常玉《群马》以2.07亿元引领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
▲ 2021年春拍(近)现当代艺术板块拍品数量对比
▲ 中国嘉德格哈德·里希特的《柱列》(七联)以8050万元创造中国内地西方艺术品的最新纪录
▲ 冷军的《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以成交价8050万元刷新艺术家作品成交纪录
亚洲市场能否从量变到质变
加密的“艺术”价值几何
▲ 艺术家Beeple创作的NFT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
▲ 蔡国强创作的NFT作品《炸自己》海报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